该画廊还展出美国孪生兄弟艺术家道格与麦克·斯塔恩(Doug & Mike Starn)的新作。这对兄弟组合自1987年惠特尼双年展开始受到国际关注以来,一直以不同材质混合运用于摄影、雕塑和装置作品创作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们于2010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顶层展览的“竹林展”装置系列。斯塔恩兄弟延续“竹林展”作品中的精神与能量,创作了“无心无想无事”摄影系列作品。他们采用19世纪彩色碳化印刷过程来将混乱的树木影像分层印在日本宣纸上,仿佛是一幅水墨画与当代抽象画结合的作品,同时又蕴含着禅宗的哲理。
选自《无心无想无事》系列,2014年,道格与麦克·斯塔恩(Doug & Mike Starn)
各国摄影家争奇斗艳 除了上述欧美摄影家作品之外,本届博览会还展出了来自南非、秘鲁、阿根廷、古巴、伊朗和越南等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摄影家的作品,以及前苏联无名氏拍摄的照片。
来自日本东京的塔卡石井画廊(Taka Ishii Gallery)展示了细江英公、东松照明、森山大道等日本现代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作品,并展出日本渡边克己(Katsumi Watanabe)于1960年末至1970年代初在日本新宿区拍摄的黑帮、妓女和同性恋等社会边缘人物的肖像摄影作品,以及高梨丰(Yutaka Takanashi)于同时期在东京拍摄的纪实摄影作品。美国波特兰的查尔斯·哈特曼艺术画廊(Charles A. Hartman Fine Art)也展示须田一政(Issei Suda)拍摄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摄影作品及画册。这位同属于战后的日本摄影家并不执着于一味模仿西方摄影家的表现手法,而是通过摄影作品寻求专属于日本的美学趣味。
今年来自中国的三家画廊不约而同地展出了近十年来国内年轻摄影家回溯到中国传统美学寻找灵感的摄影作品,的确给纽约摄影博览会观众带来了清新的印象。百年印象画廊展出了姚璐《新山水》系列中一幅巨大的作品,这幅作品从远处观看像似一幅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但仔细观看才发现是艺术家通过数据技术将建筑工地堆积的泥土及其覆盖的绿色塑料布照片精心制作的作品。这种错觉能使观众在审美之余对当下环境问题尤其是中国大兴土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问题进行思考。
M97画廊带来了阿斗、韩磊、邵文欢、王宁德、董文胜和黄晓亮等摄影家作品。其中,阿斗的新作《草叶集》利用泥土、树枝和植物等自然元素与墨水的混合,产生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书法的抽象表现主义效果。韩磊的《螺旋》作品是使用光栅板创作的立体图像,观众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山和水这两个主要的元素。邵文欢的《霉绿》系列是在暗房中将拍摄的假山石照片显影在手工制作的亚麻布明胶银盐画布上并涂绘矿物颜料的作品。该作品同样能让观众联想到中国传统绘画。
今年刚参加纽约摄影博览会的See+画廊展出了魏壁结合摄影和书法创作的《梦溪》系列作品。这位身体力行归隐到故乡农村的艺术家通过拍摄农民、农具和自然景观的黑白摄影作品,并将自己拍摄时的感受用毛笔字书写在照片上,来抒发自己对逐步消失的乡村生活的眷恋。卢彦鹏的《空·气》系列作品也是通过拍摄中国的山峰、庙宇和亭台楼阁等照片,并在暗房制作的过程中加上手绘等效果,来反映他对这些地方的记忆。曾忆城的《一时一地》系列作品是通过他在各地游历时拍摄的一些看似小品却具有禅机的空灵影像制作而成,如同中国传统的文人画。
这三家中国画廊这次所展示的大部分艺术家作品,都包含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和精神,其中有几位摄影家作品将参加明年初由纽约美华协进会举办的《山的艺术》摄影展。这次博览会的展示可以说是该展览的预览,让观众了解到中国有一批年轻摄影家回到传统的美学吸取养分,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当下中国急速的城市化所产生严峻后果的态度。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8:24 , Processed in 0.24242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