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时的摄影家处于彷徨的状态,如何推动摄影的发展是摄影家思考和探索的当务之急。
斯蒂芬·肖尔 《不寻常的地方》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1972年,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决定到美国各地旅行,用135相机和彩色胶卷进行全新的尝试,拍摄记录他的美国之行沿途景观和所有生活细节,创作了“美国表象”的项目。1972年,纽约光线摄影艺廊展出“美国表象”的240幅5英寸明信片式的彩色照片。当时,大部分观众对该展览没有感觉,就连摄影评论家也不得要领。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美国各地,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几位摄影家,形成了后来被称之为“新彩色摄影”的流派。其中,肖尔最为纯粹,他没有依靠后期照片的制作,来增强色彩的效果,而是依靠新的观看方式,利用色块、线条、平面和透视等机制,开拓了摄影的新疆界。 《不寻常的地方》封面/斯蒂芬·肖尔 1973年,肖尔继续其美国内地之行,他先是用4×5相机,之后改用8×10大画幅相机,开始了“不寻常的地方”摄影项目,1974年和1975年分别得到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和古根海姆基金会的资助,一直延续到1982年左右。同年《光圈》杂志出版社为他出版摄影画册《不寻常的地方》,被誉为“彩色摄影的圣经”。 《美国影像》封面 肖尔1947年出生在纽约。6岁,得到一套简易暗房工具,开始放照片;9岁,开始使用135相机拍摄照片;10岁,得到一本沃克·伊文思的摄影画册《美国影像》,深受伊文思的影响;14岁,他向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著名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展示自己的作品集,斯泰肯当场收藏其中的三幅;17岁,认识安迪·沃霍尔,并经常到他的工作室拍摄沃霍尔及其他艺术家的肖像和工作照;24岁,成为第一个在世时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摄影家;25岁,开始创作的“美国表象”和“不寻常的地方”,成为罗伯特·弗兰克之后,又一部“在路上”的重要视觉日记。 南·•戈尔丁作品 马丁·帕尔作品 安德烈亚斯·古斯基作品 肖尔对摄影的贡献在于他能从日常平凡的街景和身边的普通物品发现不寻常的美感,他将快照美学应用到艺术摄影中,并与其他几位彩色摄影家一道确立了彩色摄影作为艺术摄影的形式。 他用快照、彩色胶卷和大画幅相机进行纪实摄影和风景摄影的手法,影响了如南•戈尔丁、马丁·帕尔和安德烈亚斯·古斯基等摄影家,成为美国当代摄影大师之一。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44 , Processed in 0.07096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