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融:你说过,使用大画幅相机,迫使你必须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摄影时的决定。你必须十分精确地选择自己所要站立的地方和拍摄的角度,因为大画幅感光板很贵,你负担不起反复拍摄。
肖尔:的确是这样。 江 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一项重大决定,有助于你更加集中精力。 肖尔:绝对是这样。所有这些因素促使我从4×5相机转换成8×10相机。第一次使用8×10相机时,我便很喜欢该相机。我喜欢通过毛玻璃取景,这种方法十分神奇,当我看到首次拍摄的结果,发现成像如此清晰,超过了4×5相机的拍摄结果。 斯蒂芬·肖尔《美国表象》 江 融:画面中有更多的信息和细节。 肖尔:而且更加鲜艳,有更多和更微妙的颜色,并且,使用8×10相机更容易拍摄建筑。因此,我对相机的摸索使我从使用135相机拍摄“美国表象”的原初手法,进入到新的方向。 斯蒂芬·肖尔 《美国表象》 江 融:进入到做下一个项目“不寻常的地方”? 肖尔:是的。在这个项目中,我拍摄了一些静物,也有一些人像,但它们在全书中的比例不如《美国表象》那么多。 江 融:你所说的静物是什么? 肖尔:如我拍摄的台灯、电视机和椅子等。正是因为我所探讨的性质,使我想了解摄影在形式上的各种细微差别之处。 斯蒂芬·肖尔 《美国表象》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56 , Processed in 0.07012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