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融:原本我想,采用8×10相机之后,你会拍摄更多山脉、建筑和公路的照片,而非静物照片。
肖尔:我的确拍摄了更多这类照片。在“不寻常的地方”项目中,我拍摄的建筑和街道的照片多于静物和人像。原因有二,第一,相机本身决定了更容易拍摄建筑和街道。另一个原因,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对摄影媒介的形式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需要我通过视觉的手段加以回答,而且,常常需要在街道的场景中才能得到答案。 斯蒂芬·肖尔 《美国表象》 江 融:你曾经说过,摄影也是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你做项目时,会不断产生问题。一旦没有问题了,项目也将结束。你也说过,你通常喜欢问形式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形式问题? 肖尔:它们是结构性问题。我有兴趣了解,相对于照片的平面来说,照片中的空间有多深。我的意思是,照片会产生空间很深的幻觉,同时,又有照片表面这个平面的现实存在。当然,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创作出结构上统一的照片,既能产生三维的幻觉,同时又是平面的。 江 融:你说过,世界是三维的,影像是二维的。 肖尔:是的。 江融:那么,你如何才能在影像中创造出三维的幻觉? 肖尔:现实是作为一个平面的影像反映在相纸上。我要创作的影像是看上去是平面的,同时又能产生三维的幻觉。 斯蒂芬·肖尔《不寻常的地方》 江 融:我认为,这很像中国画。因为,中国画是裱在卷轴上,表面上看是平面的,但能产生透视感。如果你看一幅中国山水画,尽管是画在一个平面上,但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前景、中景和远处的山脉。而且,东方人的观看方式通常是纵向的,而非横向。所以,中国画会产生三维的感觉。 肖尔:另外,我也对照片边缘的效果感兴趣。换句话说,当某物体被边缘裁切时,会发生什么效果?不裁切又会是什么效果?有一条对角线进入画面的某个角落会产生什么效果?对角线在该角落的上方或下方又会有怎样的效果?这些小问题便是关于如何创作一张照片的问题。 斯蒂芬·肖尔《不寻常的地方》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58 , Processed in 0.07191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