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订阅

李楠

还需要专职摄影记者吗?
请回答关于“报社是否养专职摄影记者”的问题  李楠1,你认为报社需要专职摄影记者吗?为什么?答: 如果就当下而言,报社当然是需要专职摄影记者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报纸竞争演变到以视觉化手段为主要竞争手段之 ...
2014-3-3 11:04
读图能力与文化建构
读图能力与文化建构
读图能力与文化建构 作为一名在深圳工作的新闻摄影从业者,近水楼台,有幸参与了华赛从筹备、评选到新闻发布的全部过程;也有幸与中西15位评委进行了关于专业话题的访谈。每每转回头来与同道中人聊天,问起印象最深的 ...
2014-3-3 11:02
爱上黛安·阿勃丝
爱上黛安·阿勃丝 随着一本《荒谬的真实》的出版,一些个男性摄影师宣称自己爱上了一名叫做黛安·阿勃丝的女子;而一些个女性知识分子则乐意将自己与她沾上边儿——采访著名网络写手安妮宝贝的文章中说“她让人想起另 ...
2014-3-3 11:01
玛格南,就是玛格南
玛格南,就是玛格南 2005年6月10日至12日,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Ian Berry 和Patrick Zachmann与深圳50多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进行了高密度的交流活动,包括玛格南图片展示、摄影 记者图片点评、命题采访、座谈等等,即 ...
2014-3-3 11:00
纽约时报图片编辑看图片
纽约时报图片编辑看图片
一次,在与经验丰富的编辑部同事谈话时,我和他为单独利用照片的视觉价值讨论了一个案例:它是滑稽的,排版良好的,而且对于阶级划分很有意义的。"就看看这贵妇和侍者之间由石板路构造的隔阂,"我说,"还有她乱 ...
2014-3-3 10:56
果然是它!
果然是它!
这组照片《在伊拉克牺牲的美国战士》几乎横扫了世界所有重要的2005年度新闻摄影奖,从荷赛到今天揭晓的普利策(特写摄影奖)。 无论是否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因素,它都是非常棒的新闻特写。尤其是这一张,舷窗中透露出的 ...
2014-3-3 10:53
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思维比较
以下这段文字节选自拙作《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比较》,原文共有四个部分:历史根源及影响比较;写作思维比较、写作文体流变特征比较和写作主体比较。这是第二部分的主要观点。新华社与美联社是大家比较熟知的通讯 ...
2014-3-3 10:49
图片总监的12个领导力
1.今天的摄影记者更希望能够有更细致管理,他们希望图片总监不但能够给他们技术上的培训,而且能够鼓励他们创新。他们希望能够被倾听,他们希望自己的图片总监能够为自己争取权利,能够准确诚实的传导上层意见,不害 ...
2014-3-3 10:41
“0.1秒”中的“1年”
被迫早起,只好乱翻书解乏。一些个摄影数字就这么留在了脑海里。 0.75秒《美国新闻摄影教程》里”图片编辑”一章的第一句话是:作为一名图片编辑,你得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经你编辑处理过的图片必须在0.75秒内就能抓 ...
2014-3-3 10:39
寻找“读图者”之间的精确平衡点
●在报纸内部,总编辑、版面编辑、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四者评判新闻图片的不同立场影响着图片使用的结果。 这种不同立场、不同标准、不同方位的评判每天都在发生,正是这么多的“不同”使得图片的选择变得复杂起来。 ...
2014-3-3 10:35
当之无愧的最佳图片编辑奖
当之无愧的最佳图片编辑奖
出于职业习惯,每当看到一组精彩的图片,我就会琢磨:我会如何来编辑它?我还需要什么样的文字和其它资料?版式的风格应当是怎样的?而看到一组漂亮的版面,我则会揣测:这些发表的图片背后,可能会有哪些图片;图片 ...
2014-3-3 10:32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上)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上)
前面的话本文是今年9月我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系列展览之一《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所撰写的策展人语。因展览即将开幕,贴出来,求教同行。图片为部分参展作品。全部参展图片和文字收入50周年纪念画册 ...
2014-3-3 10:24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下)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下)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下)李楠三、人性化观念 人性,是一个我们经常高喊又经常漠视的口号。高喊,是因为新闻报道离不开对人的关注;漠视,是因为我们有时候纪录的并不是真正的人性,只是一具被政治化、概 ...
2014-3-3 10:22
关于一次聚会的散点式文本纪录
关于一次聚会的散点式文本纪录李楠深圳“独一村”的羊肉火锅怎么吃都是香而不腻,大家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深受鼓舞、持续高涨。1月6日晚,腾腾热气中涮得高兴的这群人自然皆与摄影有关,却又身份各异。广州来的客人杨 ...
2014-3-3 10:19
麻天阔先生书李楠诗一首
麻天阔先生书李楠诗一首
认识书法家麻天阔先生,是在“小巩私家画廊”的开幕式上。当时看了,很喜欢其中一幅书唐钱起诗:“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  这首诗常被书家所写,麻天阔先生的展厅里有两幅,一方一圆 ...
2014-3-3 10:17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2:56 , Processed in 0.1668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