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摄影理论专题访谈
  • 封岩《纪念碑》系列作品介绍

    艺术家封岩 封岩《纪念碑》系列作品介绍作者:任芸婷简单与坚定的力量,是多数人们畏惧表达或无法认识的真相。封岩作品所激动人心的,多数是这个部分。   2011年新作“纪念碑”,封岩用“人类的肖像”形式,为特殊 ...

    鲍 昆 2011-8-15 16:31
  • 爱马仕总裁的摄影魔力(下)

    杜马斯两卷本画册的第一本上有这样的对话: 问:你能否为这本画册写点什么? 答:这有点难。 问:为什么? 答:太熟悉了…… 因此,画册中没有杜马斯的文章,只有一个名为Francois Cheng写给杜马斯的一段富有诗意 ...

    林 路 2011-8-15 16:25
  • 记录真爱瞬间——专访婚礼摄影师dingbooo

    进入初秋,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渐多,每一对新人都渴望摄影师能够为他们记录这温情、动人的时刻。作为婚礼摄影师的你,将如何担当起这项神圣的工作呢? 摄影师dingbooo婚礼现场自拍 dingbooo作品 dingbooo作品 ...

    专题访谈 2011-8-15 15:40
  • 稻草人先生在人体摄影上表现的美丑观是最突出的,表现在三大块的人像摄影上。第一块是对苏紫紫的裸体人像摄影上,稻草人的观点是最鲜明。不论苏紫紫如何表现裸体,稻草人总是赞不绝口。第二块的人像摄影是贝蓝品的唯 ...

    童端友 2011-8-15 15:19
  • 茜茜/文 论及一个全新的美学地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提出如何描绘这个地图的可行性建议之前,我们可从一个总体的评论发端,在这个总论的语境之下,我们能够对今天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和SAKYA数码艺术作品(Sakya Digit ...

    专题访谈 2011-8-15 11:54
  • 茜茜(意大利) 茜茜:《萨迦》项目是你一直坚持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对技术和精神的要求都很高。能不能说这是你最近做的最难的一个项目? 张:《萨迦》这个项目主要是藏学、藏传佛教、考古学、虚拟技术和新媒体语言 ...

    专题访谈 2011-8-15 11:49
  • 地点:北京白盒子艺术馆时间:2011年7月12日 戴卓群:《萨迦》项目的起因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Dai Zhuoqun: How and when did the Sakya project begin? 张小涛:起因是我2007年刚进藏考察了很多寺庙,当时我正好 ...

    专题访谈 2011-8-15 11:48
  • 稻草人先生发表了《苏紫紫的作品,我们应该有宽容的心》一文,我看后表示不同的意见。他提出的论据是1、稻草人说:“摄影作品可用各种创作方法表达个人的个人的主观看法。表达心中喜、怒、悲,无助,自信等等感情思想 ...

    童端友 2011-8-15 11:26
  • 稻草人在《《苏紫紫的作品,我们应该有宽容的心》一文章中说:对苏紫紫要有宽容的心。先说“宽容”两字,苏紫紫的一系列的出格表现,第一点:1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领导和党委至今还没有任何表态,你说“宽容”不“宽 ...

    童端友 2011-8-15 11:25
  • 稻草人(网名)先生对苏紫紫的裸体门事件发表不少勃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宽容论:稻草人先生请大家不要对苏紫紫批评得太紧,要宽容她。有人批评 她的裸体摄影作品,稻草人一概反对和否定。又提不出有力的论 ...

    童端友 2011-8-15 11:24
  • 大义过眼录(上)努力与心痛

    1927年,丁卯年元宵节,丰子恺先生见月闲坐,伏案记下乘坐沪杭列车时遇见的一位“先生”。这是一位“真是很有趣味而又很有意义的教构图的先生”。 这先生就是火车。 面对“现在照相真是流行极了”的情形,旅途中的丰 ...

    专题访谈 2011-8-12 15:58
  • “存在”的真实与非真实------[徐勇]

    前不久我参加香港作家陈冠中的一个讲座,他讲的题目是:“虚构与非虚构的中国”。他以自己未能在大陆出版的小说《盛世:中国2013》为例,阐述文字虚构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其实任何一种媒介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用来阐释虚 ...

    专题访谈 2011-8-12 15:55
  • 爱马仕总裁的摄影魔力(上)

    简—路易斯·杜马斯(Jean-Louis Dumas,1938—2011)是罗伯特和杰奎琳·杜马斯(爱马仕公司的第四代传人)六个孩子中的第四个,年轻时学习政治科学,在业余的爵士乐队中担任鼓手,旅行足迹遍及欧洲和亚洲。1962年结 ...

    林 路 2011-8-12 15:41
  • 奥尔梅塔内心的神秘表述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类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半理性的动物,而且作为上帝之子命中注定成为不朽。” 对于马提亚·奥尔梅塔(Matthias Olmeta)的作品来说,似乎一直存在着 ...

    林 路 2011-8-12 15:36
  • 裴炳雨的松树,人格的力量和光线的魔力

    许多西方人看到裴炳雨的照片,总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树?”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树的本身,而在于树的种类,以及这些树的功能和使用。艺术家却很自然地回答西方观众,这是松树,这些树在韩国皇家墓地的山上很多。 ...

    林 路 2011-8-12 15:32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1 10:05 , Processed in 0.0595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