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追问本质

2018-4-17 14:27| 发布者:cphoto| 查看:1741| 评论:0|原作者:占有兵|来自:社会纪实摄影专案

摘要:追问本质---社会纪实摄影专题摄影探讨之二十一作者:占有兵候登科作品候登科作品 全部图片选用候登科作品~~~~~~~~~~~~~~~~~~~~~~~~~~~~~~~~~~~~~~~~摄影是什么? 用影像,呈现摄影人的思想,就是摄影。 用什么话题 ...
追问本质
---社会纪实摄影专题摄影探讨之二十一
作者:占有兵

候登科作品

候登科作品
  全部图片选用候登科作品

摄影是什么?
    用影像,呈现摄影人的思想,就是摄影。
    用什么话题,呈现摄影人想表达的内容,就是主题的选择;
    如何表达,达到什么深度,能引起多大的共鸣,起决定作用的是主题和摄影语言。
    摄影有规则,是为刚进入摄影圈内的人建立的;摄影无规则,站在峰顶的摄影人,总是破坏规则标新立异。
    摄影是个人化的事情,自我见解越深,越独特,影像越重要。跟屁虫永远没出息。
    摄影,最终呈现的是视觉,不是影像之外的文字、声音、气味、装置。混杂和主次颠倒,都走不远。
    思考和拍摄,功夫不够,靠包装,只能图一时热闹和糊弄门外汉。
    真正的摄影师,在拍摄现场,不是在展场,不靠脸面混江湖。越孤独,越强大;越思考,越见真。
   



摄影可以做什么?
    摄影,可以拍天上的云,地面的景,水中的鱼;可以拍孩子们的天真、大人们的世故、老人们孤独;可以拍下一堆树枝、一捆青菜、一地鸡毛;可以拍人咬狗的新闻、视而不见的纪实、天马形空的艺术;可以拍今天的生活、昨天的遗迹、明天的幻梦;可以如实拍下你所见一切;可以超越视觉;可以制造魔境;可以随意所欲―――
    拍什么,由摄影人决定;拍成什么,由摄影人的思想决定。作品能带给观者什么,是作品背后摄影人的知识。
    摄影,如果只是如实地反映肉眼所见,能比大街上的监控摄像头、行车记录仪做得更好吗?把东拼西凑的图片堆在一起,就说是自己的作品,岂不是侮辱观者吗?只在构图、色彩、画质上深究,与工匠有什么区别呢?
    摄影人,用作品,表达思想,才能带给观者思考。时代在发展,那些发展中有悖于自然规律、反人性、短视、轻狂、饮鸩止渴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用摄影记录下来,都可以成为历史的镜子。
    摄影人,自觉地去拍摄,去思考,去探究,乐在其中,才能从浮躁的时代中走出来,走向内心、走向永恒。



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清楚地写明:摄影必须回归她自己的职责,像一位侍女一样驻守在科学和艺术边上。
    很清晰,摄影就是工具。
    拍摄,要问清自己,事情的本质是什么?照片,记录事情的本质了吗?
    探究事情的本质,有多种方式。记录下探究过程,就是在抵近事情的本质。不要总想着一张图就可以完全显示事情的本质。既使有这样一张图片,也是建立在先前拍下的数张图片的基础之上。
    有些事情,看似很复杂。但找到一种方法,把复杂的事情分解成若干简单的事情,或者经过几层分解,全部变成一件一件的简单事情,探究起来,就容易得多。
    摄影,本身也有自身的规律,这就是摄影的本质。在探究事情本质的同时,要符合摄影的本质。
   



留存时代印迹
    今天的一切,在明天都成为历史。离今天越久远,历史感越强。
我们常常忽视今天的生活,认为什么事都平淡无奇,今天的一切,明天仍旧如此。而事实是,没有两天是完全相同的!
影像,可以记录下非常多的细节,仍无法将今天全部留存。选择,成为摄影人的首要重任。选择话题,选择被摄对象,选择器材,选择拍摄时机,选择传播方式······,摄影的一切,都是摄影人的选择。
以地球为观察对象,只能看得很浅很浅;以国家为观察对象,只能在表象之间耗尽人生;以城市为观察对象,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只能顾此失彼;以社区为观察对象,可以在身边发现很多精彩之事;以家庭为观察对象,很具体很实在,时代的印迹在家庭中都有投射;以特定的人为观察对象,可以从被摄者身上,找到自己,找到人性。
摄影人,用影像去探究事情的本质。在探究的过程中,拍摄大量的影像,也将时代的碎片,留存下来,成为标本。那些同时具备摄影本质的影像,才能被反复提及。再经过岁月的洗礼,那些立足于时代又用超越时代眼光留存的影像,才慢慢成为经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10 , Processed in 0.22663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