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与过程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之三十二 作者:占有兵 全部图片系玛格南摄影师:Jacob Aue Sobol的作品 前言 摄影师,总想拍到直抵内核的精彩图片。希望在一张图片中,将事情的内核生动、完美地呈现。 这样的图片有吗?如果有,还需要其它的图片吗? 回答前面的问题,必须知道内核是什么?摄影师能够探究到内核吗?在探究内核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节点?如何控制过程? 由过程抵达内核,就是对一个主题完整地呈现。 图片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与生活很近又很远。社会纪实类图片,必须从生活中拍摄获得,这是近;图片的传播,观者以为图片中的生活,就是被摄者的生活,这是图片与生活之间的远。任何一个瞬间,都不可能取代被摄者全部的真实生活。
内核是什么 对未知的事物,人有天生的好奇心去探究。内核,就是除去表面,直抵核心。 一个苹果,它的内核是什么?普通人的答案是果核。而牛顿,从一个苹果,发现了地球引力,这是牛顿发现的内核。苹果还是苹果,内核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思考的力量。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是从一个话题开始,通过摄影师的观察和拍摄,最终直达话题的内核。 拍一农民,如果只想表现他的衣食住行,找到的内核就是人具有生物性,可能会比较单调。如果把这个人看作社会中的一员,通过他,看到一个类似群体的生存状况,这个内核已延展成社会学调查。如果从这个人的生活习惯,研究地域、自然对他的影响,则内核变成了地理生物学的研究;如果从他研究家族成员之间关系,则内核变成了人类学的研究;如果专门研究他的劳动,则内核变成农学研究;如果专门研究他的衣着,则内核变成服饰研究;如果专门研究他的家具,则内核变成了历史研究或乡村手工业史或工业对手工业的影响;如果只从一个方面观察和拍摄,你的内核就会无限丰富。 内核是什么?是摄影师的认知,是摄影师的洞察力。如果只能看到人或物的表象,不能由表及里,去探究不同的内核,则那些摄影作品,也一定不会流传得长久。 如何探寻内核 刚开始拍摄打工者系列图片时,我总是认为没有东西可拍,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发生,平淡的打工生活如湖水般平静。那时,我没有想到什么是内核,也没有尝试去找到内核。所以我拿着相机,拍了6年工厂举办的各类活动、比赛、客人来访,还洋洋自得认为自己拍得不错。 从广东返回湖北老家,不识字的岳母,总是问我在广东的打工生活是怎么样的?没有离开过乡村的岳母,让我思考,我们的打工生活内核是什么?是没完没了的加班?是水煮青菜下饭?是用冷水冲凉?是工厂的人数比一个村的人还多?----- 我开始探寻打工的内核,在迷茫中前行。我用相机记录了同事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了工业区所有空间下打工者的生存状态,我仍旧迷茫,找不到打工的内核是什么?我开始向外看,每天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到其它工业区去逛,甚至想走进每一家工厂,看看打工者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这只是梦想,我进过的工厂,极其有限。 边拍摄边思考,还查阅各类专家和学者对打工现象的研究成果。才发现,向内,才能找到内核。聚焦于一家工厂,就能见证社会的变迁;聚焦于一个工友,就能见证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聚焦于一条生产线,就能见证中国当代的迁徙史;聚焦于一个细节,就能窥见工业区全貌;聚焦于一个话题,就能回顾一个时代的发展;聚焦于一堆资料,就能理出多条线索,去探究资料背后的内核。 从最初的不知道如何下手拍摄,到如今的停不下来,我在探究不同的内核,又在探究一个恒定的内核---我是谁?
过程与内核的关系 内核,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固定地存在于某地。内核是摄影师的知识体系,是摄影师对被摄对象的认知。 所有的内核,都是在探寻中发现。过程,是探究内核必经的阶段。 内核最终呈现在过程的探究中,以一个学理性的知识呈现。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现摄影师的观察,表达摄影师的观点。这一系列的图片,包含了探究内核的过程,也有一个或多个内核凝聚在其中。如果有多个内核,其中必有一个是统领性的核心,其它内核辅助核心内核的呈现。 如果内核不统一或内核之间相互冲突的图片编辑在一起,一定会让观者看得糊涂。摄影师,编辑图片时,必须清楚自己的内核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过程展现内核,每一个过程,必须是关键性的结点。 节点与过程 探究内核的过程,可能很复杂。探究的道路也并非直线,可能是交叉纵模。 摄影师用相机,记录探究的过程。如果思路不清,可能会重复记录很多同一过程的图片,而其它过程的图片没有或遗漏。 要想清晰地直抵内核,必须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出各个关键性的结点。在每一个结点,必须拍摄一批质量过硬的图片。 结点是什么,是由过程抵达内核的阶段性界碑。在国道上,每隔一段路,都会有一处界碑,清晰地指示人们到达目的地。在社会纪实摄影中,由过程探究内核,也必须预先设立节点,这样既然保证不发生轨迹偏斜,也保证有阶段性的成果,避免因盲目带到时间和物质的大量消耗。 由过程抵达内核 摄影师,用一系列图片呈现一个专题,就是由过程抵达内核的呈现。 图片采集于生活,经过编辑,建立了图片的世界。图片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有时平行,有时冲撞,有时互相制造矛盾。 无论多么精彩的拍摄和编辑,图片只能表达摄影师的观点。观者无法把图片中呈现的瞬间,当作被摄对象全部的日常生活。 专题图片,只是摄影师在不同的结点,精心拍摄探究过程的结果,承载了摄影师要抵达的内核。 生活还在继续,摄影师还能推陈出新,但仍旧是在由过程抵达内核的探究之中。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8 , Processed in 0.13550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