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部图片系台湾顶级摄影家张照堂 的作品 前言 我们生活在影像的世界中,打开手机,使用电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影像。公共空间的广告,日用品的包装,书籍的封面,各类销售海报,影像仍是主力。 经由影像,构筑了影像的世界。在影像的世界中,我们进行网购,进行信息沟通,进行娱乐交流,进行日常生活,仿佛影像的世界就是现实的世界。影像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让我们将影像等同于现实。并且,这种观看经验延伸,见到历史影像,仍旧等同于见到同一时期的真实生活。 作为社会纪实摄影师,我们很清楚,所有的影像,都是摄影师主观选择的结果,不论拍摄得多么深入,呈现得多么充分,莫不如此。将主观等同于客观,每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把影像当作现实,是大多数人的常识。况且,一个人的生活,是由无数的瞬间组成;这个人的影像,只是有限的数个瞬间。我们观看这个人的影像,就觉得观看了这个人的全部生活,多么荒唐。 影像的世界,是独立的世界。影像与现实之间,联系有限,失去的瞬间比记录下的瞬间比要多得多。 现实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由人、动物、植物、人造物、空气、水等组成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的社会活动,形成了生活。已经逝去的生活,成为历史。未来的生活,是人类不断探索的未知。当下的生活,正在不断地发生、发展、变革。 现实世界的复杂,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是因为人性善恶的不断转化。智识者,用理性规训自己的行动,让恶不断减少,善不断增加。愚昧者,总是衡量当前的利益、权衡自己的利益,以牺牲非己利益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智识者和愚昧者数量的不断博弈,造成世界的丰富和多元。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无论是智识者,还是愚昧者,或者在智识者与愚昧者之间不断转化,都让现实的世界变得纷繁复杂,这个过程,就是人类的历史。不管有没有影像,有没有记录者,历史总是在不断地上演。 社会纪实摄影师的出现,让一部分人的现实生活,用影像留存下来,成为影像的世界,同时也用以佐证曾经的现实世界。 影像与现实 影像,从现实世界中截取,并经由特定的线索串联,呈现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是一群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人生存的现状,是一个地域在特定时期的面貌,是人生存的痕迹,是人顺应自然或改造自然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摄影师、编辑、策展人的合谋,通知选择性呈现,放大和加强这种效果,引进人们的共鸣。这个结果没有呈现以前,现实生活一直存在。结果呈现以后,现实生活可能会被改变,也可能完全不变。智识者的介入,让改变来得更快,更彻底,更理性。愚昧者的介入,让改变朝着相反的方向,来得迅雷不及掩耳。 影像的世界,虽然是独立的世界,因由影像从现实生活中截取,影像的世界可能会改变现实的世界。当影像作为历史存在时,让拍摄时的现状,成为当今的参照。这种参照,可能是正面的对比,也可能是反面的对比,因介入者是智识者还是愚昧者而定。 影像的世界 影像是摄影师对现实世界的主观选择,影像从现实世界拍摄后,可能与现实世界迅速地发生联系,也可能要若干年后才能发生联系,这与摄影师选择的话题,当下的社会现状、影像的传播力度和渠道等密切相关。 从常态生活中获取的影像,建立起影像世界后,缓慢地与现实世界发生作用,随着时间的延伸,影像越来越耐看。从非常态生活中获取的影像,建立起影像世界后,因为生活本身的异常,能迅速与现实世界产生交集,共同发生作用,产生各种预期的效果或远超预期的效果,最终在历史的演变中,因这种效果的大小不同,得以流传或止步于历史档案。 影像的世界,因社会纪实摄影师的着眼点不同,拍摄深度的不同,表达手法的不同,传播方式的不同,读者的不同,语境的不同,与现实世界发生交集的效果也不同。优秀的摄影师,会全盘衡量,站在至高点上,用影像与社会发生互动。 片断构筑的臆象世界 影像的世界,是从现实生活中截取的世界,也是片断构筑的臆象世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而将影像的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时而将影像的世界疏离于现实世界。影像的世界等同于现实的世界,是绝大多数人的判断,也是智识者在非理性下的判断;影像的世界疏离于现实世界,是理性思考下智识者的判断。 影像作为档案、作为刑事侦察的证据,作为法庭的证据,作为著书立说的证据,都是将影像的世界等同于现实的世界。相对于文字表达时的多义性和易篡改性,影像显示了作为记录时的可靠性,但这仍是通过碎片建立的臆像世界。 影像世界,是独立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影像与现实,若即若离,因智识者和愚昧者的介入,会有无穷的变化,世界因此而更加复杂多变。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7 , Processed in 0.16199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